学科融合 “榴”住美好
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劳动融合课程
为了践行劳动教育内容的多样化,近期,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以校园石榴成熟为契机,挖掘、整合、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,由浅入深地开展了学科融合,精心设计了劳动课程之“石榴红了”。
石榴树下,“采摘开始啦!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三五成群、大显身手,有的负责压低树枝,有的负责使劲儿摘,有的负责接着掉落的石榴。三一班的李梓菡激动地说:“这真是一次快乐的采摘体验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懂得了团结协作,劳动技能也得到了锻炼。”
语文课堂上,各班开展了以“我们的石榴”为主题的交流活动。在“围聊石榴”环节中,感受“石榴籽精神”;在“巧荐石榴”环节中,学生们通过帮石榴写广告词、设计广告的版面等形式培养了良好的劳动意识,提升了语文素养。
数学课与劳动课会蹦出什么样的火花?六五班开展了以“称石榴”为主题的数学劳动实践研究活动,引导学生探究克与千克的奥秘。学生在研究中学习,在活动中成长,领略数学学习的快乐。
科学课堂搬到了户外,教师丁娜讲授了石榴树的生长周期及习性,果实的形状、结构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知识,三一班芮晟珂还分享了石榴的功效与作用,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实践能力,让学生更加热爱科学、关爱自然。
音乐课堂上,教师杨世芳充分挖掘“美育”中的“劳育”元素。学生们在欢快的旋律、动感的节奏中跟伴随琴声一起演唱歌曲《摘果子》,在形象的动作与音乐中,学生体验到了劳动与丰收的喜悦。
美术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石榴的外型、色彩,指导学生用线条概括石榴的枝条和叶子,在绘画过程中,提升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,劳动之美、生活之美滋养着孩子的生命成长。
石榴满枝挂,不忘谢师恩。校园的石榴树,陪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茁壮成长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,学生们将一颗颗亲手采摘的石榴赠送给老师们,提前祝老师“教师节快乐”。
据了解,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努力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,力争做到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、以劳创新,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。